团庆观众点评


时间:2022-10-18

观众点评

特别嘉宾周首成老师点评

——周首成(刘玉老师初中班主任)

承蒙刘玉教授邀请,有幸参与Dian团队20周年团庆,感到十分高兴。作为局外人,能一睹团庆的盛况,凑个热闹,就应该很满足了。但身临现场以后,看到Dian团队20年来的众多精英云集于此,其中不乏声名显赫、如雷贯耳、声震中外的科技大咖、商界大腕和创业奇才,一股勃勃生机扑面而来,像极了我们奋发向上、日新月异的国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奋,不由得也想饶舌几句,一吐为快。

虽然我与Dian团队并无任何交集,但与Dian团队的创始人刘玉教授还是有点渊源的,那是因为我有幸当过她的初中老师。所以,刘玉在创立Dian团队的起步阶段,就把她的计划介绍给我了。她名曰“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说老实话,这一长串名词术语的内涵我完全不懂,以我简单的理解,就是引导大学本科生把解决社会生活实际问题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为国家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新型人才。这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尝试,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创举。这个方案使人充满期待,所以此后我就一直关注着它的发展。

刘玉这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在华科大这种人才济济的地方,这一点也许不足为奇,但是她的认真、执着和勤奋,我以为很少有人能够企及。据我所知,Dian团队事无巨细,她都亲历亲为,尤其是在初创时期,大到项目洽谈,小到一块展板,她都要精心准备,精准策划,从不只求过得去;她一旦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完成,而且要做到极致;事务缠身,时间有限,她就尽量压缩休息时间,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像一直打开加力飞行的战斗机。当别人在舞厅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时候,她在灯下默默写着文案,当传统节日春节来临,国人都期待全家团聚之时,她却远赴大洋彼岸,探望海外的Dian团队队员,与他们用武汉带去的几包热干面作为团年饭,共庆春节。凭着她的这种精神,Dian团队风风雨雨20年,从小到大,从毫不起眼到如今名扬全国,一棵小树苗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其中有多少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

当初,她介绍这个教改方案时,我相信她会干出成果,但我也有些许担心,因为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未知的因素太多,失败也很有可能。这么多年来,Dian团队历经艰辛,却一路破浪前行,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力。Dian团队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科技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好多不仅享誉国内,而且还漂洋过海,声名远播海外。Dian团队培养的,不是点缀式的少数几个卓越人才,而是数百位精英人才大军,他们从这里一出去,就生气勃勃地活跃在创新创业的第一线,个个身手不凡,成效卓著,这真的很了不起!Dian团队取得的成就太多,我记不清楚,说不明白。刘玉本人在这20年间,不知获得了多少荣誉,受到了多少表彰。以至于后来我得知她又获得了什么荣誉,又得了什么奖之类的消息都没有感觉了,觉得理所应当。我甚至觉得,她获得的教育部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有失公允,起码应该是一等奖甚至特等奖。Dian团队的今天,就是她当初以人才孵化站为题所撰写的论文,这篇论文得出了美妙的结论,献给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她成功了!

十年前,在Dian团队十周年庆典大会上,我有幸聆听了当时的华科大校长李培根院士的讲话。他充分肯定了Dian团队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谈到他对Dian团队在刘玉之后如何继续前行的思考。这位深受华科学子爱戴的校长,是想要Dian团队的辉煌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不要人去楼空。确实,那年的刘玉教授已临近退休。她历尽千辛万苦、呕心沥血、一手创立的Dian团队,能否在她离去后仍然存在并且继续发展壮大,确实是一个问题。毕竟,具有刘玉那样综合素质的领头人并不是很多。今天看来,这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因为在刘玉华丽转身当上了创业红娘,并且退休以后,Dian团队仍然保持了昂扬向上的活力,继续在新的征途上奋勇前行。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Dian团队的未来,仍然是一片辉煌。

祝贺Dian团队!祝贺刘玉教授!

武汉亚为科技总裁王瑞点评

在参加了Dian团队20周年团庆后,我就开始不断思考这次活动,我想在这里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一是有关全球视野。华科的学子,本来就是精英,Dian团队队员作为精英的精英,毕业后的未来,必然都是具备全球能力和视野的,昨天的团庆充分体现了团队队员Dian亮全球的壮志雄心。正是预见到这一点,怕下午时间太长孩子待不住,我昨天上午就带女儿来了。详细给她讲解了刘教授和Dian团队。她不爱学英语,说自己很喜欢语文数学。昨天走一圈,Dian团队的全球视野让她意识到自己未来需要英语技能和思考能力。

Dian团队所体现出的全球包容性最主要的是团队多年来不断统计和联系老队员、创业者。日常做了大量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确了解每一个人的最新动向。不断强化不断复盘,是任何组织向前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二是充分诠释了Dian文化。有人问我为什么是Dian而不是“点”,我说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线面体”,拼音可以做英文,时尚简约。昨天活动,体现了大量Dian文化的内容。由点及面,由个体到群体,由一个人一个工位,到几百人十几个站。 这个Dian文化符号,是我参加了上百次活动,诠释得最好的。

三是实实在在。都是真人参与,没见到请专业的替补。高矮胖瘦,老老少少。有些不是那么整齐,但让人感到了更大的才华与努力。优秀的人不是天生有什么本领,而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再加从不认输、乐于奉献的精神。更何况,在这里大部分的人,很专业,很能发挥。这些才是优秀人才需要带给社会的东西。

四是轻松但不失责任。有捐款,有领导讲话,这些活动体现了很多团队出来的队员都担起了团队和社会的责任。这也间接说明了人才的评价标准,离不开社会地位和经济价值,Dian团队的人才,不是简单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就能说是对社会负责的。

同时,我也想提出几点小的建议:

一是,Dian团队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是否可以稍微增强同行交流,比如从华科走向武汉,从武汉走向全国。让每座高校,都有一个Dian亮孩子们梦想的机会。虽然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意识,但组织方式太隐性,或者松散,还需要Dian这样能够调集全国各地人才的团队才能实现。

二是,Dian团队能否提升维度。二十年前,本科生少,毕业就是人才,现在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能否适当增加研究生。毕竟现在本科生越来越难带,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实际上年轻人成熟的年龄已经从19岁提高到23岁了。如果研究生,也可以降低选拔培养难度。毕竟,团队需要更加成熟、自驱的人。

三是,疫情或者后疫情时代,学生能力锻炼方式,我觉得有很大变化了。过去的技术,以电子电工嵌入式和普通编程为主,是动手能力的锻炼。这几年,社会上的技术发展很快,基础的电子技术,都有模块化产品了,普通编程都有低代码或者开源平台了,大家的研究都转向人工智能算法了。也就是说学生们并不需要很长时间的动手能力训练,他们可以借用大量的资源,几天内就能创造一个新东西。但问题也随之而至,拼凑、借鉴的东西,很难产品化,很难直接应用。就拿人工智能来说,一个学生是否编写了好的算法,作用并不明显,不像传统测控那么立竿见影。学生借鉴开源的模板,自己的贡献或收货,并不明确。

所以现在的人才培养,主要的不是动手能力,而是心性的锤炼。这两年疫情下,社会上特别强调“思维高度”,现在做技术,社会上有大量的人才,已经不是难题了。在现在能看清楚行业事实,能长期微观思维,而非宏观抄袭,显得尤为关键。这就对人的心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高手培养,又回到了纯粹的师徒制,这样才能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长时间贴近优秀且纯粹的人,深刻感悟。作为传统的游学方式,抖音B站,让大家涨见识,已经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反而是见得越多,思维越碎片化,更容易无所适从,最终高不成低不就。所以我建议利用Dian团队的影响力,提炼新的后疫情时代导师体制,更高维度,更大空间,确保Dian文化处于始终领先的地位。现在人工智能,会让大量院校教育变得像磨锤子。传统技术和模块又因为双创,极速地丰富、定型,让后面的年轻人毫无机会,只给他们留下了复制组装的模板。教育的未来,可能传统的基础学科,更有价值。赶热门的专业,更加大众而至于平凡。

今年开始,社会的方方面面异常艰难。后疫情时代,国内各方面都饱和,甚至过剩,需要全面思考模式问题,只有更好的模式,才能突破现在条条框框的限制。实际上这也是教育要让学生融入社会去思考的。 

部分观众点评

华科电信学院汪老师:

非常感谢刘玉教授的邀请,让我看到20年来Dian团队成长经历,人才辈出,茁壮成长节目丰富多彩。为Dian团队的同学们点赞。

华科王老师:

感谢刘玉教授的邀请!20年庆典办得非常圆满成功!节目更是丰富多彩,让我们感受到Dian团队的老师及队员个个都是全面发展,有这样的团队是华科的骄傲!

聚是一盆火,散是满天星!这是Dian团队的真实写照!!!

给最初两届种子班授课的孙老师:

祝贺20周年大会举办成功,节目精彩,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尤其看到雷诚、柯尊尧出现在现场,为他们高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他们茁壮成长、破茧成蝶,很欣慰。

名誉队员张鹏:

感谢刘老师,这次能在国庆期间回校参加团庆、校庆,能够认识很多良师益友,收获很有启发性的观点,祝刘老师国庆、校庆、团庆快乐,重阳节快乐,祝Dian成百年团队!刘老师身上就是有一股亲和力,希望我以后也能为团队做出更大贡献,向团队的牛人大佬看齐。

image.png

图1 现场观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