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居家生活
我的居家生活
(一)疫情之下的居家日常
文| 627号队员 张新驿
今年的寒假日常可以说是别样的。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各省市的防控措施也日益严格,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也成为了现实。因此在初四从珠海返回后,日常也便只能在家中度过。起初作为一名自认为很能宅的人,我是相信自己会很适应的;但是一星期过后,我发现自己还是Naive了,在家一动不动实属无聊,为了保持心理健康,也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去做。
为了开学后不熬夜写嵌入式课设,同时也给自己在家里找点事情,我开始摆弄起我们小组放假前投好板的PCB(感谢帮我们焊板子的史梁),在折腾了几个下午后,终于基本回忆起在微机原理课上曾学过的嵌入式编程。不过在家学习的想法是美好的,执行起来是异常真实的,效率确实极其低下。但总归是有所收获,并且让自己没有那么无聊。
图1 日常环境
不过由于我们本地疫情较轻,在外面还能看见正戴着口罩闲逛的人。同时连锁的餐饮还在继续营业,偶尔可以换一下口味。但是由于前期口罩准备得没有那么充足,所以到现在口罩储量也接近告急,难以做到出门就有口罩。不过方法总比困难多,既然N95的口罩买不着了,为何不换个思路去用防毒面具呢?看到京东上3M 6200的防毒面具和N95级滤棉还有库存,我当机立断下单购买了一个。第二天寄到拿回家后,我洗手消毒焚香沐浴,然后毕恭毕敬又美滋滋地把防毒面具拿了出来,戴上之后发现效果还不错,要说缺点就是戴出去回头率略高,略微羞耻,不过也算解决口罩短缺的危机了。
在家的日常生活娱乐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段时间我也将一直搁置没有看的动画和电影基本补完了。除此之外,日常跟雷博开黑战地5也是极具乐趣的。日常保持娱乐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疫情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揪心,但是我依旧相信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在武汉再一次迎来那个美好的春天。
(二)宅家记
文| 631号队员 杨阳
2020年的开端像是一场混沌的梦境,却真实地刻入了人类的历史。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亲眼目睹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产生与爆发。武汉这座超过1000万人的城市,被迫封城来对抗疫情;非洲正在经历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3600亿只蝗虫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澳洲罕见的山火导致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科比因直升机坠毁而离世,巨星陨落。在这个新春时节,比起往年贺岁的喜气,人们心中更多的是对疫情的关怀、对前线“战士”的尊敬、对人性善恶的思索。作为普通人的一员,我想,在宅家的生活里,保持爱的习惯和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是为社会助力的一种方式吧。
在十四天的隔离期里,让我最感动的是来自亲朋好友的慰问和关切。外婆、姑姑和姐姐们和我隔着门喊话,为了避免接触把食物放在门口的场景,现在想来还是很温暖。隔离期后,宅家的生活还在继续。这个特殊的时期虽然阻断了走访亲戚的热闹和很多户外活动的乐趣,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图2 千里共婵娟
妈妈因为闭关而日渐精湛的厨艺,让一家四口人成功增肥。昨天中午大家集体上秤的场景,是宅家生活里的一大颗开心果。爸爸增重十斤成功夺冠,让房间充满了欢笑。除此之外,爸爸下棋和钓鱼的两大爱好转变为了前所未有的追剧,正好随了妈妈的心意。
因为家里有一个比我小七岁的妹妹,所以我每次假期回家都会发现家里多了很多有趣的小物件:大鱼海棠的数字油画、漫画头像的橡皮雕刻、用塑料卷做成的3d模型……我和妹妹的日常从幼年时期的零食抢夺大战、无比密集的拌嘴时刻,到现在拥有共同语言、分享有趣的故事、窝在同一张沙发上看电影,家里有这样一名小龄成员,我感到很幸运。
我的托福课程由线下转到了线上,在ClassIn平台上,每个老师都有一种有趣的“主播即视感”。除了白天的线上学习之外,晚上我会准备一些美赛资料、刷一些TPO的真题、看一些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论文。为了让假期的Flag更稳固,我和我的小伙伴整了一个在线表格一起打卡,乐趣满满。除此之外,我还会和妹妹一起折腾烤箱的艺术。无论是发黑的焦状烤汤圆,还是金黄色的自带甜味的蛋糕,每次制作都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每天在妈妈的监督下,大家还会轮流光顾跑步机,集体宅家的这段时间无疑是跑步机最受欢迎的时期。
在这个小小的家里,当我敲下这些琐碎的生活细节时,再一次感受到无比温润的幸福。无论世界遭遇着什么,都会有无数个小家给予支撑,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光明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