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路远离桑梓,百日相别一朝还


时间:2020-08-09

千里路远离桑梓,百日相别一朝还

| 预备队员 潘子晴

早在六月中旬,我们就接到了可以申请返校的通知。居家隔离上课长达半年的同学们都兴奋了,非常踊跃地申请了返校,仅17级种子班就有13人提出申请。考虑到部分同学正在做的项目有非常高的设备依赖性,以及本次返校的名额限制,最终选定了17级种子班的我、朱良辉和雷逸云三个人返校。

从接到可以返校的通知开始,我们仨就开始准备起来了:奔赴市级医院做核酸检测,购买足够的消毒和防护用品,寄出行李箱带不下的行李和书本。就在我们准备出发的前几天,长江中下游地区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雨,学校“拜其所赐”被几十公分的积水覆盖。我们都有些担心,如果这场大雨没能及时停下,或者武汉市的积水情况仍旧十分严重,我们还能顺利返校吗?大家心里都有些忐忑,在微信上询问老师武汉的情况,老师幽默的回答让大家都放松了下来。

  image.pngimage.png

8 苦中作乐,风趣幽默

所幸武汉的大雨在周三停了下来,很快积水也退去,一切都像是好了起来。我跑了三次人民医院做完核酸检测后,买了7月10日从婺源返回武汉的车票。然而就在出发前两天,江西骤降暴雨,几乎全境受灾,尤其是婺源,因为靠近河流沿岸,下雨时河水上涨淹没了主干道。原先与我约定好的出租车司机匆忙打电话通知我,路面涨水去不了了,我甚至一度觉得需要改签;好在出发前终于天晴,虽然路上都是涨水留下的河沙,但总算是安全到达高铁站了。

高铁站的消毒杀菌和检测工作非常完善。在国内疫情告一段落的此时,工作人员也并没有放松警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喷洒消毒水的小车经过,高铁上全员带着口罩,没有一丝松懈。这让我想到那场与病毒战斗、与时间赛跑的伟大战役,想到在抗击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总觉得十分感动。

到武汉的高铁会穿越整个江西北部地区,路上还能看到不少村镇积水严重。今年的降雨量非常大,排水设施不够完善的地区都或多或少都遭遇了汛情。到我写这篇文章时,江西数个县城被淹,其中包括我的老家鄱阳。中午我还忧心忡忡地给家里打了电话,被告知一切安好才放下了心。

 image.png

9 高铁上看到的汛情

抵达武汉,武汉不再像封城期内那样沉寂冷清,恢复了一些它原先的繁华。被暂停过一段时间的城市还像我离开它时那样生生不息,总归是有些令人感动的。我第一时间将已经抵达的消息报告给老师们,又向家人报了平安,然后坐上地铁。武汉所有的公共交通都要求测量体温,带上口罩,在后疫情时代这一严格的措施让人倍感安心。

学校里也严格执行着防疫措施。进入学校的各个建筑都要扫码,进入启明实验室需要刷身份证测量体温,每天只能进出校门一次,食堂里一人一桌相对而坐避免飞沫传播,而且只能打包食物,不使用公共餐具。每一个小细节,无不凸显出学校的重视。

image.png 

10 一人一桌,打包吃饭

7月13日,我们见到了返校的雷逸云同学,居家隔离已久的她穿着拖鞋,带着大量的行李跨越两湖;7月14日,从新疆返回的朱良辉同学也到达了学校,不过进校时颇遇了一番波折。自此,本次计划返校同学全部返校,希望我们的后续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image.png

11 返校办公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