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艺术
选择的艺术
文| 预备队员 杨正元
2021年5月22日晚,Dian团队邀请到31号老队员蒋卫峰进行例会分享。蒋卫峰师兄在五一基地时期就加入了Dian团队,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一路也面临着诸多选择。基于自身的发展历程,蒋卫峰师兄在团队例会上做了题为“如何选择”的分享,深刻讲述了自己关于选择的经验与思考。
在分享开始前,刘玉老师郑重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她印象中的蒋卫峰。蒋师兄在团队中是“三个第一”:“第一肌肉男”、“第一焊接男”、“第一文档男”。其中,“第一肌肉男”的雅号来源于从五一基地搬迁时,蒋师兄一个人就能搬运两张原本需要两个同学合搬的桌子;而“第一焊接男”则是源于蒋师兄毕业时,看到预备队员学习焊接仍采取传帮带的方式,觉得效率上可以改进,便找来录像机亲自录了一段教学视频,供后来的预备队员参考;“第一文档男”则是因为蒋师兄熟练掌握了许多实用的Office文档软件技巧。听了刘老师的介绍,同学们对蒋师兄接下来的分享更为期待了。
分享正式开始,蒋师兄首先讲述了他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经历,引发大家对“被动选择”的思考。高考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通过强军计划来到华科攻读研究生学位,他却在选导师时遇到难题:由于同批的考生已经捷足先登,他与原先的目标导师失之交臂。正当他迷茫不知去向时,他遇到了刘玉老师,成为了刘老师的学生并加入了Dian团队。“这是一次被动选择。但被动选择一定是不好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相比于原先目标导师较为放养式的管理,Dian团队要求更严、压力更大,团队中也有许多优秀的同学激励他奋发向上。在这种环境下,蒋师兄如鱼得水,不仅成绩优异,还取得了若干专利成果。由此,他感慨道:“被动选择不一定是错误的,有时候甚至还是一种幸运。”
在接下来的分享中,蒋师兄旁征博引,从目标、自由、自发性、欲望以及选择的评判标准等方面对“如何选择”这个难题提出了独道的见解。在分享中,蒋师兄展现了他宽广的知识面,从西方的祷文到东方的诗词,从古代的典故到现代的广告,从佛学中的嗔、贪、痴到现代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再到理学里的数学期望、蒙特卡洛和机械决定……丰富的例证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如何选择”,这比传统的说教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给在场队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蒋师兄的讲解没有限定问题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大家通过更多元的视角去看问题,扩展了大家的思考空间。
图1 蒋卫峰师兄在台上分享
最后,刘老师对蒋师兄的分享做了总结:做选择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表面的得失,有时表面上是自己“吃了亏”,但如果以正面、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反而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听了蒋师兄的分享和刘老师的总结,在场队员们既感慨他特殊的个人经历,也对怎样做出选择有了进一步的思考。感谢蒋师兄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