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联创Hackday夺冠纪实


时间:2021-09-29

参加联创Hackday夺冠纪实

| 670号队员 吴亚军

在联创Hackday披萨、小龙虾、肯德基的诱惑之下,我吆喝两个老朋友,基于“蹭吃蹭喝的想法,报名了Hackday,然而等到比赛报名截止的那一天却发现另外两个“大懒虫”竟然因为嫌麻烦而错过了报名,在那前两天我却刚好拒绝了曾经在鹰眼组共事过,一起打过微信小程序比赛的17级种子班的同学曾德巍的组队邀请,于是被爽约了的我再次厚着脸皮向曾德巍请求加入队伍,碰巧他们队伍还缺程序开发员,于是加上他之前邀请的来自新闻学院的两个小姐姐——负责策划的PM陈灵和负责美工设计的贝佳丽,Hackday“蹭吃蹭喝”队就成立啦。

比赛会场的题目是《择》,这是一个相当开放的题目,只要能和“择”搭上边即可参与评选,由于之前刚好和某个朋友讨论过一款对方制作类似的游戏,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做一款有大量选择分支线路的视觉小说游戏(VNG)。由于队伍中有两名大四的同学,我们希望如果能有一款游戏,在我们毕业之后能够带我们重新回味华科学习生活的话,该有多好。同时作为一个没能争取到资格保研,考研一战失败,调剂失败,没找工作,准备二战的普世价值观眼中的所谓大学生活的“失败者”,我多想再拥有一次机会,让我能够重新选择大学生活轨迹,这样起码在毕业之时能够更加体面、潇洒地离开校园。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游戏的开发,将其命名为:《Re0:从0开始的HUST生活》。

由于受到之前玩过的一款印象极为深刻的游戏VNG《心跳文学部》的影响,我们选择与其同款的游戏引擎:Renpy,一款基于pygame的开源游戏引擎,同时由于我和德巍都是python选手,即使采用这款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引擎,上手起来也相对容易。6月1312-17点,我对Renpy引擎进行调研和简单的练习测试,PM则负责和我讨论需求,对游戏数据和流程进行设计,美工则基于提出的需求,给出了相应的美术资源。等到5点曾德巍结束他的课程之后,我们正式开始了对游戏的开发。我们采用结对编程的方式,从下午5点开始,高强度开发到夜里零点,中途欢声笑语不断。我冲其他人调侃说:“我感觉我们这个作品完成了之后能拿个奖”,还算了一下每个人能分到多少钱,大家(包括我)都说别做梦啦。尽管根本没有想过拿奖,我们还是度过了一段非常愉快的开发时间。深夜,两位女生先去睡觉,我和德巍则继续熬夜开发和调试。早晨4点多钟,PSG.LGD,我最喜欢的DOTA2战队,以3:0的绝对优势赢得了在基辅举行的比赛,获得世界冠军。此时此刻,正在看着清晨初升的太阳缓缓升起的我,根本没有想到我们手中的产品,也将会在第二天赢得Hackday比赛的冠军。

翌日上午,我们进行了最后的开发以及大量测试与Debug,中午12点,完成了整个游戏的开发,这是一款模拟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的养成游戏,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进行大量选择,这些选择将最终决定主角毕业之后的结局。整个游戏设有多个特殊随机触发事件,8种结局和大量华中科技大学特色元素。我们将作品交给初赛评委试玩,并以小组第二的成绩进入了复赛。在复赛答辩场上,我声情并茂地对我们的游戏进行介绍和演示视频展示,引起了观众和评委的阵阵笑声、掌声和集体共鸣。半个小时的等待后,结果终于出炉——我们的游戏在平均分、创意分和设计分这三个方面以绝对优势位列全场第一,我们夺得了Hackday比赛的冠军,并且拿到了比赛赞助方夜莺科技的直通offer。

图8.jpg 

图1 吴亚军、曾德巍的队伍获得一等奖

这如梦似幻的30个小时,我经历了从蹭吃蹭喝,到想做个好的完整作品,再到想拿个奖,到想要成为冠军,再到我们赢得冠军的心路历程。我从没想过,在只差几天就要毕业离校的时候,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而闪耀的句点。比赛结束后,我前往武汉夜莺科技了解公司情况,并被夜莺科技对我的重视和诚意所打动。经过与刘玉老师的交流,我最终做出了就职夜莺科技的决定。最终,感谢3位队友的全力配合,感谢Dian团队的培养,让我拥有了足以夺冠的技术能力,让我遇见了不同的大学生活,遇见了启明学院,遇见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志,遇见了种种机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