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an一议】实习规定大家议


时间:2021-12-10

【一Dian一议】实习规定大家议

| 预备队员 谢威

9月初Dian团队例会改革后,918(周六)晚730分,团队举办了首期Dian一议”,针对大家关心的实习话题进行讨论。本次例会由高雅玙老师全程主持,黑晓军、张成伟、刘玉、钟国辉、曹洋等导师悉数参会,还有不少关心团队的出站队员从外地赶到现场参加例会,包括张子昂、雷博、吴亚军、朱良辉、郭潇俊、周瑞松、潘子晴等,同时还有更多的老队员在线上观看例会,特别是杨阳、陈继业、石姝玥等队员还进行了线上发言。

image.png 

图1 高雅玙老师主持“一Dian一议

首先,高老师做了开场导言,感谢近期在Dian团队501号以后的队员微信群里为大家发声的新老队员们,正是因为你们踊跃的发言以及前期跟导师进行的建议和讨论,才引发了Dian团队一系列的改革。同时也非常感谢已经出站多年但是依然关心Dian团队发展的老队员和顾问们,虽然大家的观点未必一致,但是在充分进行讨论之后,各方都逐渐回归了理性,回归了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点——挖掘Dian团队在管理或制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帮助团队走出困境、走出危机、走向更好的未来。

 

热烈讨论:暑期实习是必要的吗?

例会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家觉得自己需不需要实习。通过“微助教”工具现场收集到的答案基本都是“非常需要”。17级种子班的杨阳从北京远程线上发言,以自己的实习经历为例,认为在AI方向,大公司有更强的算力,有很大的集群调度机制,同时有非常完善的开源框架,非常有利于同学们在这个基础上去集成前沿算法等等。郭潇俊、金泽铭、刘晗、彭少青、雷博也纷纷认为,实习对求职帮助巨大,有的HR还会在发offer前先问你愿不愿意马上来实习。

在站队员王淇营的观点是,赞成实习,但不推荐大三实习。他说大三再去实习其实已经晚了,还会影响提前批求职。简历通常需要写34个项目经历,而实习只是简历中的一栏,起的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并不能让人发生质变,并且公司要求实习并非培养学生而是筛选人才,不应对实习抱有过高的期望。然后他以自己和刘羿同学为例,强调项目总结能力和面试表达能力在求职时的重要性。他认为,同学们不应仅满足于项目需求,需求只是一个背景,证明你不是在闭门造车,同学们应把更多更硬的技术融合进项目,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他认为团队的目的不是培养高级码农,而是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并详细解释了何为优秀的工程师,团队应如何培养优秀的工程师,特别是如何培养项目管理型人才。

image.png 

image.png 

图2 17级种子班郭潇俊发表自己对实习的看法

3 18级种子班刘晗发表自己对实习的看法

image.png 

image.png 

4 18级种子班彭少青发表自己对实习的看法

5 研究生王淇营发表自己对实习的深入思考

高老师向大家强调,对本科生而言,学期中途外出实习,需要通过学院和学校的审批才可以,团队和导师是没有权利决定的。根据大家的反馈以及目前团队可以提供的空间,我们所讨论的时间段局限在大三暑假和大四寒假,并且主要是在大三暑假这个时段。

17级种子班雷博认为,出去实习的队员有义务为团队贡献一些东西,例如实习期间的收获和经历。17级种子班潘子晴认为,可以在每年暑假按照大三、大二、大一各提供一个名额出去实习,但要保证项目组工作的正常交接。王淇营认为,应该将每个大项目拆分为3~6个月的短周期,在完成一个项目周期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允许少量同学去实习。

钟国辉老师告诫,放开或部分放开实习,会让队员做项目分心,因为找实习的过程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去准备一个暑期两月的实习offer2月份就得开始准备刷题和面试,可能会导致同学在整个大三下学期都无心工作。高老师则表示,实习不是唯一提升自己的方式,群里涌现出的一些解决方案,例如模拟面试、BUDDY制等,也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

曹洋老师认为,可以用申请制的方式开放实习,项目交接则由提出申请的同学给出完整且合理的方案。如果队员只能靠实习找到工作,说明团队出了问题,需要大家去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

image.png 

6 曹洋老师发表关于实习的看法

 

热烈讨论:什么是高质量的项目?

实习问题所投射出来的是同学们对项目质量的不满意,认为有的“低质量”项目在求职时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很好的帮助,甚至被面试官看不上。那么团队同学认为什么样的项目是“高质量”项目呢?

关于这个话题,郭潇俊代表16级种子班李雪扬发言。李雪扬统计了部分同学对高质量项目的看法,得票最高的是可挖掘的技术亮点”,挖掘技术亮点的主体应当是学生自己,应该说,任何有完整需求的项目都存在可挖掘的技术亮点,但需要导师和老队员来保证下限;第二是“有良好的甲方或其他引导”,与甲方沟通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但如果沟通难度过高,超出了学生本身的能力,导师也应积极介入,甚至应该做顶层设计及展望;第三是“应用技术前沿”,这一点需要学生积极了解;第四是“存在难度阶梯”,本质上这是项目管理问题,怎样把项目内容切分好,怎样把控进度、调配人员,应把这作为项目组长培训的重点内容。根据这四个要点,李雪扬认为,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低质量项目,只有完成质量低的项目,之所以造成学生认为项目低质量的原因,应当还是对项目的管理不够完善。

image.png 

image.png 

“什么样的项目是大家认为的高质量项目”问卷调查统计1(李雪扬)

图8 “什么样的项目是大家认为的高质量项目”问卷调查统计2(李雪扬)

 

凯卓项目由于存在甲方需求不清,被同学们认为是“低质量”项目之一。对此,组长陈久阳表示,该组成员如果能深挖项目的话,一样可以逆袭。同时他也认为,很多队员不擅长表达,团队应多锻炼队员们的表达和展示的能力。

金泽铭作为web组成员发声,他不否认表达能力在面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后端方向的工作岗位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目前web组成员求职进展很不理想,他认为在项目中人为创造一个需要自己去钻研的技术点是不太合理的。他虽然认可刘玉老师提出的“二八理论”,但现在web组队员踊跃报名去洛凯组,为什么那些同学觉得洛凯组的20%值得自己去付出干80%脏活累活的精力呢?同等情况下为什么就不愿意在web组做这80%呢?这说明,大家更愿意参与到采用新技术的项目组,而不愿意花费很多时间做老项目的需求澄清,或只是重复地造轮子。

image.png 

图9 金泽铭发表对项目质量的看法

王淇营对金泽铭同学的发言作出回应。他认为项目管理(例如排期)等事情应该由经验更丰富的人来做,并希望大家不能只埋头于技术,应该向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项目带头人的方向去发展,最后他详细解释了团队应当如何培养队员们的项目管理意识。

高老师补充说,大家对高质量项目的认知里都没有提到一点,就是这个项目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例如凯卓组设计的监控系统部署在黑龙江、上海、广西,为祖国边防事业做出了贡献。即使是用很简单的技术方法,能够解决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那么这个项目也是很有价值的。

曹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同学们不要主观的区分高质量或低质量项目,项目的问题需要师生一起努力去解决。

 

导师组回应团队同学疑问

针对同学们近期对于团队部分项目组的质疑,导师组一一做出了回应。

首先,高老师反思自己在承接和推进web组的辅警系统项目存在一定的工作失误。第一,甲方是政府部门,对接人员并非专业技术人员,缺乏项目经理的角色,导致难以给出明确的开发需求,进而造成开发进度受阻、使得同学们产生负面情绪;第二,在第一次去甲方单位沟通需求时,由于自己工作繁忙没有和同学们一同前去,没有做好对接和桥梁工作,致使同学们和甲方沟通出现一定问题;第三,辅警项目组成员主要是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发周期与求职高峰期相撞,导致项目推进缓慢。高老师也表示,认同同学们的分析,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确定开发需求的项目,确实不太适合在站队员。

随后,黑晓军老师回应了同学们对导师参与项目不够的质疑,认识到自己可以为同学们做的有三点:一是成为同学们与Intel公司工程师沟通的桥梁;二是帮助新老队员更好地完成任务交接,在项目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让新队员快速掌握应具备的理论技能;三是从Intel的项目中挖掘出科研的潜力,此前已经向刘玉老师保证,能够产出两篇以上的学术论文成果。此外,黑老师还解释了因沟通不畅造成的一些误解。

image.png 

image.png 

10 高雅玙老师回应辅警项目问题

11 黑晓军老师回应Intel项目问题

image.png 

image.png 

12 钟国辉老师回应同学们的疑虑

13 张成伟老师回应同学们关于团队项目的问题

钟国辉老师回应了18级种子班关于出分过晚的意见:一是因为自己的拖延症,并为此向大家道歉;二是因为自己纵容了同学们的拖延症。接着,钟老师回应了种子班过多学分的课程成绩经他之手的情况,表示这与学校的相关规定有关,事实上仅有四门课程属于他本人直接负责。最后,钟老师回应了种子班对课程成绩的评分不够透明的问题,希望大家养成一个好习惯,不要恶意揣测老师的动机。

张成伟老师发言说,钟老师的道德素养是很高的,希望同学们要相信钟老师和Dian团队的其他导师,然后表示同学们口中的低质量项目——web系统项目和凯卓项目自己都参与了管理、也应付责任,张老师向这两个项目组的同学表达了歉意,也感谢他们在项目组中的付出。接着张老师表示,项目没有高低之分,技术的培养应是循序渐进的,希望大家在心态上发生改变,成为一个能胜任各种事务的全面型人才。

 

导师组公布初步改革措施

导师组当场公布了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的初步改革措施:

1.成立种子班教师组,由钟国辉、黑晓军、张成伟、曹洋、高雅玙5位全职导师组成,共同管理种子班课程成绩;

2.导师组重新梳理种子班课程体系,增加承担课程的老师;

3.种子班教师组承诺,种子班课程考核结束后两周内及时发布成绩;

4.调整工程实训评价体系,增强过程化考核,明确考核标准;

5.导师组讨论出考核方案后,向所有种子班同学公开征求意见,并欢迎大家提出建议;

6.团队内部增加有实习认证的实习生名额:

Intel组:每年提供4-5个实习生岗位;

洛凯组:已经承诺为参与学生提供实习生证明,并尽快建立实习基地;

第四范式:已经建立实习基地,提供AI方向实习岗位(内推需面试);

曹洋老师的腾讯项目。

7.暑期不再安排课程,探讨可行的暑期实习制度;

8.在正常学期中间,团队导师没有权利允许或不允许实习。

 

老队员积极提出建议

17级种子班陈继业线上发言,发表了四点看法:(1)如果一个项目主要任务都需要用十年前甚至更老的技术时,那这个项目质量就是存在问题的;(2)王淇营对于队员们在项目组中成长的设想太过理想化了,如何具体实施?存疑;(3)可以允许同学们去实习,然后把一些技术和项目管理的方法带回团队;(4)可以由老队员在外牵头,给在站队员提供一些线上实习和指导的机会,甚至可以发展成为Dian团队线上实习的一个平台。

17级种子班吴亚军认为,项目宁缺毋滥,其次应将各项目组经费统筹在一起管理,并对团队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解决问题的做法表示赞赏,相信这样一支能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改革的团队可以成为百年团队。

image.png 

14 本次改革的“吹哨人”、17级种子班吴亚军发言

老队员张子昂也发表了两点看法。第一,他在团队时什么都不会,却担任移动组组长,他以一个服务者的心态去帮助组员,就像老子《道德经》所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作为一个组长或管理者,并不意味着你有了高高在上的权力,而要思考如何去帮助组员获得更好的成长。当你抱有这样一种心态时,管理就会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发生。第二,关于大家对求职的焦虑,他举《六祖坛经》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希望大家培养一下自己的定力,坚定下来,把一件事做好。

石姝玥学姐在校外连线参会,她谈了对QQ匿名群的看法,认为队员和导师组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何要等矛盾上升到这个程度,甚至还要把老队员找回来,大家才能有一次这样的对话。这几天临时开设QQ匿名群,只是矛盾爆发后的一种妥协的解决办法,但我们之后不能总是走匿名群这个途径,一定要建立一个光明正大的、让大家有办法公开表达意见的平台。其次,这几天团队各种群里议论了非常多的事,大家会发现,当你想要去跟别人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你在言语里去预设别人的立场、揣测别人的动机,便会很快引起纷争,后面的沟通和交流就很快会偏离原本想讨论的内容,就会开始吵架,导致讨论得不到结果,只是发泄了一通情绪而已,在QQ匿名群里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因此同学们应该学会如何有效地去表达自己的诉求。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她建议匿名群的生命周期到此结束。

高老师对老队员石姝玥的发言十分赞同,表示团队例会加入“一Dian一议”环节的主要目标是为所有同学提供一个安全的沟通环境,共同讨论团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而匿名群的出现只是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而暂时的妥协,团队希望培养的还是敢于为自己和他人发声的人,希望通过全团队师生的持续努力,最终让大家都可以舒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开放地倾听其他人的观点。最后,高老师请大家以实名制的方式,现场举手投票来决定是否取消匿名群。

image.png 

15 在场队员投票表决,大多数赞成取消匿名群

 

讨论持续至夜深,刘老师总结陈词

例会最后,刘玉老师发表了总结陈词,讲了一个感谢、三个人和三件事”。

刘老师首先向17级和18级种子班的全体同学表示深深的感谢,他们用他们的悲壮,用他们以身饲虎的那种勇气,特别是第一个找刘老师反映问题的“吹哨人”吴亚军同学,是他们把Dian团队隐藏了若干年的问题暴露出来了,如果不是他们的推动,我们现在根本不可能改革,说到这里,刘老师向全场队员深深地鞠躬致谢,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第一个人她要表扬王淇营。没想到那个头脑单细胞,一心只想钻研技术的王淇营,今晚形象如此高大,俨然已成为Dian团队的大哥大。但他不是突然之间飞跃的,是靠四年多的点滴积累才点石成金的;第二个人,队长邓迅,关于他辞职的事刘老师作了解释,并告知已经推出了队长轮值制度;第三个人是已经从团队除名的彭兆川,本就应当从501微信群清退,这是她作为群主的职责。

三件事之一是实习。任何时候,导师组不阻拦实习,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经过所在学院的批准,并签署“三无关协议”。第二件事是种子班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健全。刘老师说,19级种子班应该感谢前两届师兄师姐,“是他们用他们的苦、他们的累,换来了你们以后的康庄大道”。第三件事是“好项目”的相对性。因为“二八理论”无处不在,即使是大家趋之若鹜的洛凯公司新项目,最后还是会有80%的非技术工作需要大家吃苦。她还特别解释了大家吐槽的“差项目”——打标项目的由来,并解释了为什么不能让学生自己代表团队到外面去谈项目,会带来极大风险,甚至吃官司。

image.png 

16 刘玉老师做总结陈词

 

历时四个多小时的“一Dian一议”,随着刘玉老师讲完话而结束,导师组与学生们在根本利益和核心诉求上基本达成一致,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期待未来更多的一“Dian”讨论,引发一“Dian”改变,相信团队导师组改革的决心,也相信队员们愿意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