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报道:导师组连开四会,细商讨团队要务


时间:2022-02-15

寒假报道:导师组连开四会,细商讨团队要务

| 导师组

在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历上,这个寒假的起止时间是从1月13日到2月17日,但全校教师按规定要比学生晚几天放假,早几天返校。而Dian团队导师组比普通教师更辛苦、更忙碌,短短的寒假中,先后四次举行工作会议,讨论Dian团队各方面的事务。下面请看详细报道。

 

第一会:七小时讨论五议题,齐搬运云端机器人

 

2022117日(周一),导师们刚刚结束了上周Dian团队年终总结会和导师接待日,并送走最后一名队员离校,便立即在启明楼703召开导师组工作会议,而且从上午9:30一直开到下午4点,都没讨论完所有事务。

 

他们讨论的议题有:

一、 项目组年终奖金发放讨论

摸清了各项目组年终奖方案提交进度不一致的原因,制定了助研金的发放规则和流程。

二、 匿名QQ群的改进方式

导师们一致认为,在匿名QQ群解散之后,应当保留正常的群众呼声反映渠道。因此建议(1)提供意见箱放置在701);(2)坚持导师接待日;(3)通过组长或队委会干部反映群众意见。

三、 财务工作讨论

兼职导师颜庆华提议采用信息化管理工具,对团队财务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已经离校的高雅玙老师,对团队财务的人员分工和职责提出了很具体的书面建议;

大家研究了团队财务的审批流程和报销流程,特别讨论了大型活动(如团庆)的财务安排。

四、 内部信息化管理工具讨论 

颜庆华强烈建议使用飞书,并当场教老师们试用和体验,他认为至少有三大功能可以先使用起来,1财务审核流程管理,2项目成员分布(组织架构),3各项目组新手上路指南等资料管理积累。另外,毕业生出站后仍可以留在飞书内,便于联系。

导师们建议,下学期开学例会上除了邀请专职财务助理陈婷老师给队员们普及财务知识和要求,还应当邀请颜庆华介绍飞书工具,可以用财务管理规范化和组织架构透明化作为案例。

五、 讨论19级种子班反映的问题

放假前最后一次导师接待日,刘玉和高雅玙老师记录了19级种子班5位同学提出的6个问题,有的当场进行了解答,有的则提交到导师组工作会议来商讨,比如工程实训只有期末答辩不合理;360考核星级与分数线性映射不合理,项目组的师徒制度落实不好等。

导师们一致认为,种子班的《工程实训》和《项目实践》是最具特色的代表性课程,一定要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过程性管理和科学性测评。需要另选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商讨。

黑晓军老师提请导师们思考:

1)如何从“鸡毛蒜皮”的事务中脱出来,讨论教育本身,比如种子班的特色实践课程管理?

2)如何提炼整个团队和各位导师的“标志性成果”?如何凝练团队学术和技术方向,用集体力量拿到千万元以上大项目?

 

小花絮:会议中途,黑老师接到物流公司电话说达闼云端机器人马上送达启明楼,老师们都很兴奋,一起帮忙搬运和拆箱,张成伟老师高兴地拍下了下面这张照片。

image.png 

1 黑晓军和刘玉两位导师兴奋地与刚拆箱的云端机器人“Ginger”合影

第二会:五小时研讨种子班,细分工审核两年鉴

 

一周后的124日(周一),导师组又从校内外不同地方来到启明楼,从上午9点一直讨论到下午2点。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专门讨论种子班的教学设计和考核等。

 

一、种子班不同院系排名如何映射

这个问题,早在第二届种子班就给出了比较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只是最近几年HUB系统不开放回滚功能,给我们造成了被动。导师组明确了,每年9月1日之前一定要把种子班新生每人的大一大二综合排名信息汇总,千万不能等到开学转专业之后。

 

二、种子班工程实训等课程考核办法

黑晓军老师会前作了深度思考,他发言说,工程实训评分标准如何做到科学和细化?建议参考工程认证,让学生选择赛道。他还建议:

1. 导师把精力多放在种子班教学的顶层设计上,例如强化工程实训课程;

2. 建议导师参加一些教研活动,比如教师发展中心的培训项目,提升方法论和教学技能;

3. 将思政工作融入特色课程,强调服务意识;

4. 目前的工程实训课程目标缺乏可考核、可操作性,建议重新梳理大纲。

 

曹洋老师建议:可利用飞书,请学生提交周报(本周任务、下周计划、获得了什么成长),让导师有过程性评价的依据。

张成伟老师给出了每届种子班工程实训的节点考核时间:

工程实训一:选题(选方向)安排在9月1日之前。

工程实训二:安排选题汇报、中期汇报、课程答辩三个节点。以19级种子班为例:2.21上午张老师作本课程介绍;3.15下午全班选题汇报(应提前发放选题模板给学生,请张老师&黑老师设计汇报模板);5.12中期考核;7.7课程结业答辩。

大家一致认为,工程实训和项目实践特色课程,都需要设计统一的各节点汇报PPT、总结报告word模板和评分标准,与此课程的顶层设计相呼应。

image.png 

image.png 

2 黑晓军老师分享体验式学习教学技巧培训收获

 

老师们还谈到,有没有甄别人才的科学性量表?有没有测量学生进步速度和幅度的测试方法?刘玉老师表示可以出面与我校教科院商议,开展合作研究。

 

小花絮:

Dian团队年鉴和种子班年鉴的终审,全体导师也参与了工作,而且分工很详细:

点团队年鉴导师审核分工(共446页,人均56页)

姓名

起止页码

内容

共计

钟国辉

1-31页

Dian团队简介

31页

 

刘玉

32-44页

创业点统计

 

合计63

101-132

部分项目总结和个人小结

336-354页

附录

 

曹洋

P1-14

卷首语+目录

 

合计42

 

45-66页

Dian团队大事记

137-140

147-150

数字人组个人小结

犀牛鸟项目组个人小结

张成伟

67-84页

本年度项目简介

合计15

140-147

网安项目组个人小结

黑晓军

85-100页

本年度团队成果

合计31页

150-159页

Intel项目组个人小结

203-209

团队风采

高雅玙

160--202

原创精彩文萃

48

132-137

区块链组和全息视频组小结

颜庆华

209--248

出站队员活动专题

合计116页

355-432页

在站队员通讯录~致谢

刘勃

249-335页

媒体报道全文选登

86页

 

2021年种子班年鉴导师组分工如下:

 

1-19页 、292-309页,一头一尾 曹洋老师审校

20-59页   颜庆华导师审校

60-97页  钟国辉老师审校

98-138页  刘勃老师审校

139-178页  张成伟老师审校

179-218页  黑晓军老师审校

219-259页  高雅玙老师审校

260-291页  刘玉老师审校

 

 

第三会:高效率讨论团队管理,迎团庆导师积极投入

 

春节的拜年之声尚未完全消散,29日(大年初九)上午,导师们又来到启明学院703,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重点讨论了以下内容: 

 

一、基于飞书的团队管理

1. 根据颜庆华导师的提议,导师组同意今后将主要工具从微信群转到飞书退出不必要的QQ和微信群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2. 把团队知识库百科年鉴等在飞书上索引。(技术部文化部总教练共同负责由高雅玙老师督促媒体组先完成资料条目)。220日团队新学期首次例会上宣布团队转向飞书管理,并提前对干部进行飞书基础培训

3. 飞书管理技能是一个持续磨练的过程先从最简单的任务分配开始逐步扩展到任务协同功能OKR等进阶功能。(请颜庆华导师在干部联席会议上动员和辅导)。

4. 落实团队全体成员写周报的习惯逐步设置每个队员周报所关联的导师及核心层干部等

 

二、商定队员们到校具体时间

1. 团队干部团庆筹备组年鉴组机器人组218号到校当天晚上在启明703召开团庆筹备会由刘玉老师主持

2. 219号上午9点,在启明703召开核心层和项目组长联席会议由钟老师主持,(行政部负责落实意见箱组长会议落实奖学金方案)。当天年鉴组和其他无会议的同学进行两本年鉴的校对

3. 219号晚上7点,在启明703举办19级种子班座谈会刘玉和曹洋老师负责)。

4. 全体队员220号下午3点前到校当天下午3点整,在启明报告厅排练手臂操当天晚上7点召开团队全体队员例会启明报告厅)。

5. 221号(周一)上午830,在启明703召开18级毕业设计例会由钟国辉和黑晓军老师负责)。

6. 221号(周一)上午819级种子班在4楼种子班教室上工程实训导论课由张成伟老师授课)。

7. 开学第一周,拟举办一次研究生沙龙由黑晓军和高雅玙老师负责)。

 

三、年鉴审校和印刷进度安排

1. 210号中午导师组终审完毕10号下午和晚上年鉴组合并新版本

2. 11-15年鉴组内部线上校对

3. 16年鉴组找打字社排版

4. 18号晚上7点前年鉴组将两本年鉴的清样准备好在团庆筹备会开始前送到703

 

四、团庆筹备工作安排

1. 财务组宣传组:需要两位研究生女生和胡玉洁配合高老师主抓)。14导师组再次开会时进一步讨论

2. 秘书组、庆典组:312号上午新书首发记者发布会大典刘玉刘勃王兴刚老师起草提案)。

3. 会务组:场地维修老队员接待夜聊等钟国辉曹洋颜庆华老师主抓)。

 

这次会议讨论的议题虽然多,但因为内容比较具体,大家很容易取得共识,特别是团庆大事,老师们都表态随时听从分配,若有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冲上去,所以会议效率很高,中午12点过不久就圆满结束了。

 

 

第四会:跳出日常事务,商讨教改方案

2月14日是情人节,也是元宵节的前一天,全体导师都提前返校,来到启明楼703,举行种子班特色教学专题研讨会。这次会议还特邀华科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郭卉教授和刚从美国普渡大学工程教育专业学成归来的许心蕊博士参加,与我们一起探讨种子班的模式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能不能复制和推广,对15年的教学改革成果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和提升。

主讲人黑晓军老师以《种子班做对了什么》为题,从种子班模式、毕业生故事、工程实训课程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黑老师为这次会议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他不辞辛苦、不怕麻烦地一对一联系了许多种子班毕业生,请他们描述自己的成长节点和代表性的收获。同学们的反馈很积极也很认真(如图3和图4)。黑老师感叹地说,这是因为大家都很认同种子班和Dian团队,发自内心认为在种子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成长。

 

 

image.png 

3  2009级种子班李梁同学反馈的PPT

 

image.png

4  2015级种子班符史梁同学反馈的PPT

 

黑老师还根据Dian团队战略大讨论时反映的种子班现存问题,以他负责的Intel项目组和机器人项目组为例,围绕从教到学的教学范式转换、三个核心教学问题、聚焦讨论法ORID,提出要构建连续推进的“AI+X”交叉创新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主动学习环境、工程实训学习目标应当是认知/技能/情感,画出了连续递进的工程教育台阶,列出了工程训练的课程内容、课程设计理念、系统方法,他从顶层设计着手、以理论为指导的学术态度,令全体导师十分感佩。

教科院两位专家一边听取介绍一边提问,导师们纷纷补充相关信息,不知不觉就交流了两个小时。但大家都认为还应该继续讨论,于是订购了盒饭,边吃边议,对种子班的课程设置如何修订、能否设计基于量表的课程评价方法、如何修订工程实训的学习目标、学生“跟-做-管”三步能否细化并做到形成性评价、种子班是否可被其他模式替代(教学成果能复制才有影响力)、批判性思维如何融入其他课程并应用到项目中、团队文化的价值如何评估,等等。

image.png 

5 导师组在认真总结种子班的实践特色教学模式(右边两位是教科院专家)

 

郭卉教授提供了她过去以启明学院为研究对象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许心蕊博士也推荐了一篇英文文章《Survey of 12 Strategies to Measure Teaching Effectiveness》,该文是针对已有项目进行评估时提出的可以回溯的证据的类型,希望可以为挖一些已经存在的数据提供思路。她们还向种子班师生推荐了一本好书《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这次会议一直开到下午两点,导师们要进入另一个线上科研会议,这才不得不结束。

 

实际上,Dian团队和种子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导师们静心思考,但这个寒假马上就要结束,2月1820号连续三天已经提前排满了各种会议,可以预见,当新学期开学时,导师们将会更加忙碌和操心,在此由衷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对队员们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