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论道点亮人生专场,团队学子分享成长故事


时间:2022-05-01

华科论道点亮人生专场,团队学子分享成长故事

| D742号队员 方衍贵

2022年4月24日晚8点,第30期“华科论道”在线上举行,本期“华科论道”的主题为:“点亮人生:华科学子成长故事分享”

“华科论道”是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友总会指导下,由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主办的大型线上校友对话活动。每次分享结束后,校友志愿者会对校友嘉宾的分享进行总结整理,并集结成册,对外发布。

伴随着主持人王景烁的开场白,本期“华科论道”拉开了帷幕。张斌校友细数了Dian团队二十年来成果:创办企业60家,其中25家估值过亿,两家独角兽,5人荣登福布斯创业新锐榜,可谓硕果累累,顺而引出Dian团队创始人刘玉闪亮登场。

image.png

图1 刘玉老师介绍《点亮人生》

刘玉老师首先向大家推荐了《点亮人生》一书,《点亮人生》记录了百名Dian团队队员的发展历程,颇具教育意义,被众多知名校友联袂推荐。刘玉老师感谢华科这一片土壤,以及许许多多的领导、校友及顾问对Dian团队的支持。刘玉老师动情地谈到:“20年来,Dian团队走出了从创新到创业的一条清晰轨迹。我希望他们的经历能鼓舞众多“00后”大学生,少一些迷惘,多一些励志的榜样。让贫困生不“拼爹”也能找个好工作,这个我创立Dian团队的朴素初心,也成为后来我们做创新创业排头兵的勇气和理念,一句话,得道者,必多助。”

随后,在刘玉老师的引荐下, 9位Dian团队队员代表依次亮相,真挚地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

003号队员王长强: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最好的人

Dian团队是如何成立的呢?刘玉首先提到了物理学院第一名王长强,王长强是刘玉老师的开山弟子,是团队公认的大师兄。最开始,Dian团队没有任何资源,经费很少,买台电脑都很难。20年前的第一个项目做了两年,用的都是旧机器。20年后,Dian团队有753个正式队员,每个正式队员都有终身编号,我们在全国各地以及海外还有10个分站,王长强自己也被推举成杭州站的站长,一做就是好多年。王长强本人也表示:“我热爱这件事情,我们是在最美的年华遇到了最好的人,团结一致去做点有意思的事情。”“让每个出站队员有新家。”

 

39号队员邹佩琳:好运气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好的态度带来更多机会

故事流转间,刘玉老师澄清了“刘老师是把全华科所有的学霸掐尖所以Dian团队才做得这么好”的误解,提到了Dian团队开始是不设任何门槛的,进而提到了“密码女孩破茧成蝶”的邹佩琳,请她分享自己的故事。邹佩琳先简述了她的在校经历,刚刚进入团队时,自己没有技术特长,分到量子通信理论组,工作上什么都不懂,经常挨训。但凭借自己的努力,两年时间里,以本科生的身份发表了两篇高质量论文,还在全国挑战杯获奖。一路以来的经历,实为“破茧成蝶”。后来,自己又成为了第一个登上人民日报的队员,那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密码”女孩破茧成蝶》。对于自己登上人民日报一事,她表示,一方面是机缘巧合,但另一方面,“好运气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好的态度带来更多机会,我的经历也正好体现了Dian团队文化建设的特色,就是将态度和品质置于技术之上,像我这种资质平凡的人也可以努力发光发热

 

129号队员李勇:大学之大,非大楼也,亦非大师也,乃发展空间之大也

Dian团队有753名队员,刘老师有没有对谁印象反差巨大呢?长江学者学科带头人、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李勇同学分享了他的故事。从最初的说话结结巴巴的社恐小伙跃迁到零缺陷项目组组长,他成长颇多。后来他也在清华和张良伦成立清华大学贝贝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院,和姚权铭成为同事,见证Dian团队的网络式发展。回想自己大学四年,有三年都在Dian团队成长,他对刘老师非常感激,在团队中有无限的成长空间。李勇说道:“大学之大,非大楼也,亦非大师也,乃发展空间之大也。这句话就是我在Dian团队成长的真实写照,更是刘老师教书育人的写照。在这里有无限的空间,进去的时候是一个样子,出来的时候会是另一番模样。”

 

210号队员柯尊尧: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起,坚持和持续创造价值

作为Dian团队队员走上创业道路的代表人物,首任队长柯尊尧分享了他的故事。他见过温家宝总理,也见过刘延东副总理,还去过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办公室,是最有可能成为高级秘书的人。但是他却选择了创业之路,成立种子轮估值过亿的贝贝。他认为,Dian团队给了队员们两大法宝,让他们有机会、有能力敢去做些不一样的选择。第一大法宝是“勇商”,创业需要拼脑力、体力、心力,也需要情商、智商,同时也需要一种敢于选择和担当的勇气;第二大法宝,就是“天地”,团队不仅仅为队员们提供大学的环境和好的空间,同时还给队员创造了一批在学生时代和未来人生中志同道合的宝贵朋友。因此,在柯尊尧前年准备开启第二次创业时,又选择了跟Dian团队队员们一起作战

 

002号名誉队员金亦冶:优秀的人和团队就像又长又厚的雪道,终究会让参与其中的人滚出一个大雪球

为什么有的队员编号前面的字母是M呢?金亦冶同样分享了他的故事。M代表名誉队员,他是在毕业后才加入Dian团队的。在美国罗斯豪曼读书时,他主动去见母校访问团,又自告奋勇做刘玉老师的司机,从而结识了自己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校友,而校友的老公是他第一任公司的老板,带领他走向创业的道路。最后他谈到,“在跟Dian团队的相识和互动中,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会改变我后来的命运。所以,人生是需要延时满足的,有些东西没有及时反馈,不妨让子弹飞一下,优秀的人和团队就像又长又厚的雪道,终究会让参与其中的人滚出一个大雪球,你只需要做时间的朋友就好了。”

 

182号队员甘俊:人生是各种经历体验的结合,不要害怕改变

同在美国的还有甘俊,不同于一般人先读研再工作,他是先去华为工作两年后再去美国南加州大学读研究生,再然后再成为Dian团队落户硅谷第一人。但是Dian团队培养了他不安于现状且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态度。因此,他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同样选择去创业。“人生是各种经历体验的结合,是不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不用去害怕改变,做出新的选择,只要三观正,努力的将每一个选择做好,最终你会受益并感激你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现在Dian团队在硅谷大概有20多个校友,他们会经常打球、烧烤、滑雪,曾经还把Dian团队的队旗带到过雪山顶。其实硅谷的很多小队员,以前与老队员们在学校时根本没有交集,但是Dian团队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有非常多的联系。大家都知道,Dian团队都是同一类靠谱的人,于是就产生了比普通校友更加深厚的情谊,也是一种血脉。

 

188号队员雷诚:我选择,我担当

那Dian团队的黄埔军校种子班又是怎么样的呢?种子班首任班长雷诚分享了他的故事。从电信学院第一名到种子班,他跟随了两大魔鬼教师——刘玉钟国辉。普通的平行班上微机原理,要先讲8~10个课时,再去实验室动手做,但种子班完全倒过来,只有一个课时讲理论,剩下所有的都是自己做。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最后点亮板子、实现功能和个性风格时,那种收获感和成就感是巨大的。他总结道:“整个过程是辛苦,但我从来没有感到痛苦,这是辛苦而不痛苦”。在微机原理的折磨下成长,从华科到清华,再到日本留学,再到武汉大学任教,他比同龄人晚了几年,但是他诠释了什么叫慢就是快,厚积而薄发。

image.png

图2 种子班首任班长雷诚分享经历

 

347号队员霍仟、194号队员陆遥:追男/女朋友也是做项目

《点亮人生》书的最后一章特别有意思,涉及Dian团队的二十多对情侣。霍仟陆遥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一位是长于采编的文科女,一位是精于技术的工科男,两人前后整整相差3届,在华科“森林校园”里分属一文一工两个毫不相干的院系,他们相遇、相识、相知、相恋于Dian 团队,是缘分也是传奇。霍仟笑谈道,曾经把自己的签名都改成“嫁人就嫁Dian团队”。当年也是在他人的强烈推荐下,怀着好奇的心认识了大她三届的学长陆遥,在慢慢相处中,他们互相发现了各自的美好,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从同窗、同事、朋友、恋人,他们一直都在同一条路上前进,是生活上、工作上的伴侣,更是灵魂伴侣。现在已经恋爱12年,结婚7年。

随着热烈的现场互动环节结束,本次“华科论道”也来到了尾声。刘玉老师再次提出了进入Dian团队的最终标准——有自驱力。而Dian团队的使命,是让更多有自驱力、创造力的学生在这片天地里,点滴积累、点聚成团、点亮理想、点亮人生。最后嘉宾和主持人五位一同登场,为本次“华科论道”拉下了帷幕。

 

【“华科论道”金句分享】

得道者,必多助。点滴积累、点聚成团、点亮理想,点亮人生。

——Dian团队001/创始人刘玉

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最好的人,让每个出站队员有新家。

——Dian团队003号队员王长强

好运气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好的态度带来更多机会。

——Dian团队039号队员邹佩琳

大学之大,非大楼也,亦非大师也,乃发展空间之大也。

——Dian团队129号队员李勇

创业唯艰,守正用奇,与志同道合的战友们一起,坚持和持续创造价值。

——Dian团队210号队员柯尊尧

人生是需要延时满足的,有些东西没有及时反馈,不妨让子弹飞一下,优秀的人和团队就像又长又厚的雪道,终究会让参与其中的人滚出一个大雪球。

——Dian团队M002号名誉队员金亦冶

人生是各种经历体验的结合,是不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不用去害怕改变,做出新的选择,只要三观正,努力将每一个选择做好,最终你会受益并感激你一路走来所经历的一切。

——Dian团队182号队员甘俊

我选择,我担当。

——Dian团队188号队员雷诚

追男/女朋友也是做项目。

——Dian团队347号队员霍仟、Dian团队194号队员陆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