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前行何处 导师求助“智囊”


时间:2023-01-08

“种子”前行何处 导师求助“智囊”

文| 曹洋

编者按:如何把种子班打造成顶尖人才的培养基地,一直是团队导师组关注的焦点。本月,多位老队员回到团队,与团队导师分别小聚两次,再商团队发展大计。

2022年5月30日中午,三位在武汉创业多年的老队员,钱建安、颜庆华和赵威,受邀与团队导师刘玉和曹洋一同商议种子班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一见面,刘玉老师就向三位老队员笑着说道:“你们还在学校时思想深度就超过同龄人,毕业后又在创业浪潮中搏击数载,我诚邀各位担任团队的智囊团!”随后,刘老师抛出了种子班目前面临的三个难题:难选拔——报名种子班的人数逐年下降;难留下——近年来留团队读研的同学寥寥无几,导致传承困难;难出彩——毕业后选择创业的人数持续下滑,为进“大厂”内卷白热化。

    针对上述问题,钱建安认为,团队和种子班在招新时不应过度宣传工作起薪,起薪高和时代、行业红利关联更大,团队的培养效果应该体现在责任心和创新力等内在竞争力上。颜庆华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吸引同学留在团队读研,关键在于导师组有很强的科研水平,需要团队加大对导师自身发展的支持。赵威认为,团队和种子班的绝对实力或许并没有下滑,而是团队的外部力量在加速变强,一些科研团队、特色班级在学术、竞赛、人才培养等方面也做的很不错。“进得慢了也是退!”刘老师在听了老队员观点后不禁感慨。她表示,自己将为了团队和种子班的未来战斗到最后一刻,并不断整合内部、外部资源。“种子班与深圳科创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度合作,这会是一条有希望的道路”,在场的老队员纷纷点头。